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9日电 (冯志军 张阳阳)“苦药材”种出“甜日子”,“赶着”牛羊奔小康,“花儿”唱出新生活……近年来,兰州海关积极整合资源,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优化产业结构,持续挖掘产业潜能,支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,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,增强乡村造血功能,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。
惊蛰节气刚过,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最南端的枉子沟村气温持续回暖,村民苟建新去年冬季采收的中药材当归,经过分选、晾干、包装,正在装车,即将外销。
“最近药材行情好,这些当归增收8万元没问题,真没想到‘苦药材’种出了‘甜日子’!”苟建新乐呵呵地说,2022年,他家种植中药材18亩,家庭人均收入超过9500元。
(资料图)
枉子沟村年均气温6.8℃,海拔2000米以上,属于高寒阴湿地区,十分适宜种植中药材。为了鼓励引导村民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,兰州海关经过深入调研,邀请产业带头人现场传授技术,逐步改变当地村民“即挖即卖”“断堆”等传统做法,通过中药材分选、分级、干制等加工方式,收益比传统做法增长15%以上。
目前,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康乐县农户致富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。2022年,兰州海关定点帮扶的5个村推广种植柴胡、当归、羌活等中药材300余亩,种植面积达2600余亩。
“赶着”牛羊奔小康,亦是康乐县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。在兰州海关指导帮扶下,作为康乐县最大的集牛羊养殖、屠宰、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康美公司不断完善质量安全体系,完成对美国推荐注册,牛肉酱罐头等系列产品实现出口。
“龙头企业+专业合作社+农户合作”成为兰州海关支持牛羊养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。随着牛羊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,康乐民众养殖收益不断增加。
“去年新添了5只小牛犊,今年马上能再添6只。我准备新修一间牛舍,让小牛犊们舒舒服服地住进宽敞明亮的‘新家’。养得好,也不愁卖。”康乐县扎那山村养牛致富带头人石增寿对致富产业有了新盘算。
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“花儿”的故乡。经过全面深入调研摸底,兰州海关驻村帮扶队决定深耕“花儿”优势,支持发展特色文旅产业,带动民众增收致富。
“要让乡亲们耳熟能详的‘花儿’变成致富的‘花儿’,必须传承保护与创新推广双管齐下。”兰州海关驻蛇路村第一书记洪天晖说。
“花儿”由临夏州民众即兴创作,均为方言传唱,对传承和推广都带来不小难度。兰州海关驻村帮扶队主动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合作,收集整理“花儿”歌词,形成“花儿”唱本。联合甘肃省高校,深入开展“花儿”文化研究,相关研究项目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立项。同时,邀请“花儿”传承人拍摄视频,通过网络传播推广,带动特色文旅产业发展。
“我们依托莲花山‘花儿’风情小镇建设项目,在足古川村、河口村等文旅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建设‘花儿’博物馆,让游客在聆听参观‘花儿’发展沿革的同时,现场观看‘花儿’表演,集传承与推广于一体,让更多人喜欢‘花儿’,传唱‘花儿’。”临夏州莲麓镇镇长李植介绍说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