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简介
1939年,海军部提出了一种大型远洋驱逐舰的计划,且需要拥有超越同时期所有驱逐舰的火力配置,能使其在驱逐舰分队中担任驱逐领舰的职位。这一产物便是于1940年提出的59号方案,即为日后的“暴风”级驱逐舰.
“暴风”级驱逐舰总长约为143米,宽13.9米,满载更是排水量高达4600余吨,已经超过了当时帝国海军现役的部分4000吨级轻巡洋舰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驱逐舰。而日后,“暴风”级也成为了拉洛姆新型驱逐舰分支舰种——“重型驱逐舰”的第一级舰。
“暴风”级搭载了5座130mmB-31型双联装炮塔,共计10门,其强悍的火炮火力足以碾压当时世界上任何一艘驱逐舰,在鱼雷方面,“暴风”级搭载了2具四连装540mm鱼雷发射器,航速40节,爆炸部装药330千克。
在航速方面,“暴风”级装有新式MJ-3400型舰载燃油锅炉,新式燃油锅炉可使“暴风”级的最高航速达到37节,比拉洛姆海军的“阵雨”级驱逐舰还要高出一节。
1940年,正当“暴风”级一号舰暴风号铺设龙骨时,太平洋战争爆发,由于需要赶制战列舰或巡洋舰等大型兼舰只,加上拉洛姆驱逐舰数量较多,“暴风”级的建造日期被延后,船台转而赶制其他补助舰艇。1942年,随着拉洛姆海军的驱逐舰在太平洋损失惨重,“暴风”级驱逐舰的建造被提上日程,设计师为“暴风”级安装了新式火控雷达与火炮计算机,使其战斗力大幅度提高。由于空间有限,防空火力除6门原定的37mm高炮外仅加装了4挺高射机枪。
“暴风”级首舰暴风号于1943年服役,加入北太平洋海军,在1943~1944年间,“暴风”级总共下水10艘。在北太平洋地区的战斗中,其凶猛的火力给斯特兰海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在1944年的阔库尔海海战中,“暴风”级驱逐舰四号舰“前哨”号利用舰炮与鱼雷击沉斯特兰海军轻巡洋舰“彼尔顿”号,为暴风级驱逐舰创下了最为辉煌的战果。在战争末期,总共有3艘“暴风”级战沉。拉洛姆革命后,7艘“暴风”级全部编入拉联海军内。1959~1960年,7艘舰分批退役。